原文地址:https://liam0205.me/2014/12/30/history-of-europe-01/
前两篇文章(第一篇、第二篇)讨论了欧洲文明发源的三股力量,以及欧洲思想发源的几次思想运动。今次,我们将暂别对理性的讨论,转而讨论与理性相对的浪漫主义;同时我们也会一睹古希腊三大哲人的风采。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运动从德国发端
我们前面说到,欧洲这个混合体由希腊罗马、教会和日耳曼民族组成。前面说到的浪漫主义运动、宗教改革、科学革命还有启蒙运动主要都是前两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今次要谈的浪漫主义运动则发短语继承自日耳曼民族的德意志民族。(公元 919 年之后建国的国家中的人民称德意志,之前称日耳曼)
18 世纪末,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传统的君主制阶层观念、贵族以及天主教会统治制度在三年内被推翻;新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被建立起来。尽管人们对理性的期望很高,但是法国大革命废除了君主和教会之后,并没有迎来民智开启的时代,反而因为激进的思想,迎来了流血、暴政和独裁。
针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观点,发端于德意志的浪漫主义运动崇尚感受、情绪和强烈的情感。德国人认为理性但抽象的词语不能用来描绘人类和社会,这完全是空谈;他们相信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根治于自己体内,因此与法国人是不同的,所以法国人在沙龙里谈论的普世理性是不存在的;他们希望知道早期日耳曼民族在进入结合体之前是什么状态,喜欢他们的活力和补拙。
浪漫主义认为文明是人为的,因此文明会束缚和局限我们。因此,超脱这些束缚,活在传统文化当中,才算是活得完整。至此,知识分子才开始尊重并对文化开始有兴趣,开始收集民俗文化和乡村歌谣。并且从此,这些观念深植于欧洲人的思想之中。
民主主义源自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对自己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被扩大强化之后,就形成了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者认为拥有相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人们组成的民族应当生活在一起,并组建自己的政府。民族主义者认为,多民族的国家里,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无法充分伸张自己的文化,因此任何民族的智慧都无法开花结果。
教会的结局
中世纪结束之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浪漫主义运动分别在不同的角度削弱了教会的权威。事实上,现代理性、科学和进步的思想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一脉相承自古希腊;而现在对文化、解放思想的崇尚则从浪漫主义运动继承自日耳曼民族。反观教会,留下的则是一片空白。
理性和浪漫的撕扯
理性和浪漫是两股根植在欧洲人心中的截然相反的力量。这两股力量往往对立,互相撕扯。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如果在学校里给学生讲述下面这段故事,并将之奉为真理,你会怎么看待?这个故事来自旧约圣经的第一篇:创世纪。
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个学校里的一个学生,你会怎么想呢?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你一定会反对学校这样的做法,你会认为学校在胡说八道误人子弟。
那么反过来,再看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澳大利亚土著人的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老人非常疼爱他的侄儿。年轻的侄儿远赴异国,爱上了一个年轻女孩儿。这对情侣后来不顾长辈的反对,私奔出走。但女孩儿已被许配给另外一个人,所以女孩儿的部落派人追到他们,杀死了他的侄儿。老人听到噩耗非常伤心,不顾年老体弱,跋涉到这个国家,打算将侄儿的尸体带回故土。
侄儿已经成年,然而老人年事已高。将侄儿的尸体从异国运回故土,对于老人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老人办到了,它将尸体带回,妥善安葬。至今你仍然能够看到老人跋涉的足迹,仍然能看到他中途休息的地方,仍然能看到他的泪水汇成的水潭。
同样的假设,你会怎么想呢?尽管你知道这个故事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肯定不是真实的,但是你可能仍然会希望学校将这个「美好」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
两个故事都有明显不真实的地方,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面对第一个故事的时候,理性占了上风;而面对第二个故事的时候,浪漫主义的情怀却占了上风。
若然生活在启蒙时代,可能会有人对你说:「如果你的孩子想知道水潭的来源,那你可以送他去学地质学」。可能还有人会对你说:「这些土著人的思想已经被黑暗和魔法带来的恐惧束缚住了,你不要相信这些」。这感觉很别扭不是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往往会迷失在浪漫主义的情怀之中,潜意识地认为土著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纯粹、健全和自然,不由自主地希望这些「信仰」传承下去。
这样的撕扯就是理性和浪漫对立的一面。这样的撕扯源自于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冲突,而追根究底的原因是欧洲文明那个奇怪的混合体的矛盾。这样的撕扯不断困扰和瓦解着欧洲的道德观念和智识生活,并成为欧洲人的「宿命」之一。
古希腊三大哲人的风采
让我们「重归」理性。
前文已经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古典就是最好的」。这样的观点在 17 世纪才因古希腊人的宇宙观(地心说)被打破而逐渐缓解。自那时起,人们慢慢将目光从古希腊已有的成就上转移开来,开始关注现代人可能达成的成就。
不过,尽管如此,在一些领域里我们的成就依然坐落在希腊人打下的基石上。而对后世影响甚深的人就是古希腊的三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一个,呃……,对思辨的向往近乎疯魔的人。他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人之一,并没有给出真理,但是去做了更伟大的事:给出了迈向真理的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切实存在,但平常人的心智并不足以理解真理。因此,渴望得到真理的人必须耕耘其心智。而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有理有据地怀疑一切」。
苏格拉底问答法是类似于这样的对话:
老师:什么是革命?学生:用武力推翻政府就是革命。老师:如果国王的弟弟弑君篡位,那么这样以武力推翻的行为是革命吗?学生:不是。老师:那除了武力推翻之外,还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算是革命呢?
苏格拉底问答法实际是在不断地举出反例的过程中,修正已有的观点。这样的方法能不断剔除谬误的部分,使得结论逐渐趋向真理。
柏拉图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如今有关苏格拉底的实际,一部分就是出自柏拉图之手。苏格拉底「怀疑一切」的主张影响了雅典的统治者,因此被最终处死。在柏拉图的描述中,苏格拉底平静地面对死亡,对无法思辨的苟且无法容忍,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如若换过一个角度,人们对苏格拉底的崇敬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如果公诉苏格拉底的检察官之子因为听信苏格拉底的言论,怀疑一切,最终成为一个不务正业的酒鬼;然后检察官认为苏格拉底是妖言惑众,应当处死。
这样的思辨,其实正是苏格拉底崇尚的「怀疑一切」。而对一切事物都充满怀疑,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我们不可能靠纯粹的理性生活、工作并组成社会,我们在理性的同时,也需要有风俗、习惯甚至是宗教来指引方向。
柏拉图认为,我们在世间的所思所想,其实只是另一个崇高世界里的影子。因此,单纯地依靠思辨,单纯地怀疑一切,并不能求得真理。柏拉图为了说明他的观点,举了一个例子。
假设有一群人,被关在暗无天日的深邃山洞。山洞只有一个洞口,被铁门锁死。洞口的外面是长长的走廊,走廊的尽头有一只火把。
火把摇曳的火光将经过的人和动物投影在山洞里的墙壁上,于是这些人在山洞里为看到的影子评头论足,进行推理辩论,相信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真实的存在。
这其实就是中国「坐进观天」故事的翻版,很可笑不是吗?当你身锁牢笼却不自知,目光局限在其中,光靠思辨是不可能获得真理的。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没错他是苏格拉底的徒孙。亚里士多德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总结整理了很多已有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得出了很多精彩的结论。诚然,受于条件所限(身处某个牢笼),他的结论在如今看来并不完全正确(比如地心说);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与清晰思考的理论却依然闪耀。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将论述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前提,第三个部分是结论。第一个部分是抽象的概述;第二个部分是对具体实例的描述;第三个部分则针对实例做出推论。如果前提正确,并且推论过程符合逻辑,那么结论就必然是正确的。
比如:
每一只正常的猫都有四条腿。Kitty 是一只正常的猫。Kitty 有四条腿。
这就是一个成立的结论。首先,前两个前提是正确的;其次,两个前提之间有「连续的主宾判断逻辑」;因此,结论成立。
再比如:
每一只正常的猫都有四条腿。Kitty 有四条腿。Kitty 是一只正常的猫。
这是一个不成立的结论。尽管两个前提是正确的,但是两个前提之间并没有连续的逻辑,因此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比如,Kitty 可能是一只兔子,或是一只狗。
再比如:
每一只猫都是黑色的。Kitty 是一只猫。Kitty 是黑色的。
这也是一个不成立的结论。尽管两个前提之间有连续的逻辑,但是第一个前提是错误的,因此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尽管举出的例子很简单,但是却反映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威力。三段论的意义在于
- 它给出了推理的一般规则:严谨遵循这个规则就能求得真理;
- 它给出了检验推论的标准:从前提的正确性和推理的逻辑性两方面检查推论,若然有一方面错误,则结论不成立。
小结
欧洲的文明发端于古代希腊和罗马与教会和日耳曼民族混合成为的一个不稳定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而逐渐瓦解,经历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宗教的力量被削弱,逐渐形成我们如今看到的欧洲。
理性和浪漫的力量彼此对立,互相撕扯。这份根植在欧洲人文化血脉里的矛盾,煎熬着欧洲人的同时,也成为欧洲不断进步的动力。
尽管在科学革命之后,人们已不再将古希腊的学术奉为圭臬,但实际上是人们重新走在了由希腊人奠基的理性思辨道路上。苏格拉底为人们展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他的弟子柏拉图用经典的比喻警醒人们不能坐进观天;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则在前辈的基础上整理了很多知识,并总结出了威力强大的「三段论」。
真想去欧洲看看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