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 字

MRO:多继承属性查找机制 z

Python; Python; Class; ; MRO;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imzoer/article/details/8737642

还记得什么是新式类和旧式类吗?Python 中,一个class继承于object,或其 bases class 里面任意一个继承于object,这个class都是 new-style class。

  • 在 Python 中,类是可以多重继承的。Python 类中的所有成员变量都是类似 Java 语言中的public的。
  • 在 Python 中,类中定义的函数也是对象。也可以修改赋值。
# -*- coding:utf-8 -*-
class A(object):
    def f(self):
        print "f"
def ff():
    print "ff"
a=A()
a.f()
xf=a.f
xf()
a.f=ff
a.f()

这个例子的输出结果如下:

f
f
ff

通过上面的结果,可看出来,a.f=ff的时候,对象a中的函数已经被修改成ff函数了。另外,xf也是一个函数对象。

对于继承,Python 提供了两个函数:issubclass()和isinstance()

看例子:

>>> issubclass(bool,int)
True
>>>

结果输出是True,说明boolint的子类。

# -*- coding:utf-8 -*-
class A(object):
    def a(self):
        print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A()
    print isinstance(a,A)

主要还是学习一下多重继承的概念。Python 中多重继承的语法如下:

class Myclass(base1,base2,base3):

MRO

MRO 即 Method Resolution Order,主要用于在多继承时判断调的属性的路径(来自于哪个类)。

之前查看了很多资料,说 MRO 是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但不完全正确。在 Python2.3 之前是基于此算法,但从 Python2.3 起应用了新算法:C3算法。

为什么采用 C3 算法

C3 算法最早被提出是用于 Lisp 的,应用在 Python 中是为了解决原来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不满足本地优先级,和单调性的问题。

  • 本地优先级:指声明时父类的顺序,比如C(A, B),如果访问C类对象属性时,应该根据声明顺序,优先查找A类,然后再查找B类。
  • 单调性:如果在C的解析顺序中,A排在B的前面,那么在C的所有子类里,也必须满足这个顺序。

在新式类中,查找一个要调用的函数或者属性的时候,是广度优先搜搜的。在旧式类当中,是深度优先搜索的。如下图所示:

看下面的例子:

# -*- coding:utf-8 -*-

# 最好在 2.X 中测试
class D(object):
    def foo(self):
        print "class D"

class B(D):
    pass

class C(D):
    def foo(self):
        print "class C"

class A(B, C):
    pass

f = A()
f.foo()

例子中定义D类的时候,D是新式类,所以D的所有子类都是新式类。A的实例对象f在调用foo函数的时候,根据广度优先搜索原则,调用的是C类里面的foo函数。上面的代码输出class C;如果定义D类的时候直接class D,而不是class D(object),那么上述代码就该输出class D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 3.X 中运行代码时class D:class D(object)的返回结果都是class C,说明完全不再有深度优先支持;但在 2.X 中,class D:的结果是class D,说明 2.X 还是支持深度优先的。返回的结果是class C

命名空间、作用域

Python 中,不同命名空间中的内容可以重名。比如说在A模块中定义一个max函数,在B模块中也定义一个max函数,那么二者是不冲突的。在调用的时候,只需要在函数名字前面加上模块名字即可。

在 Python 中,一切都是对象。严格的说,在模块中,对名字的引用就是属性引用。在表达式modulename.functionname中,modulename是一个模块对象。function则是该对象的一个属性。

属性分为只读的和可写的。如果是可写的属性,那么就可以使用del来删除了。比如说在一个类中删除一个属性的例子如下:

# -*- coding:utf-8 -*-

class O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value):
        self.value=val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a=OOO(100)
    print a.value
    del a.value
    print a.value

执行代码的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Users\naughty\workspace\ttt\com\d.py", line 15, in <module>
100
    print a.value
AttributeError: 'OOO'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value'

可以看到,属性value在删除之前是可以输出的。删除之后,再次输出就会抛出异常了。

也可以删除引入的另外一个模块的内容:


# -*- coding:utf-8 -*-

import data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data.a
    print data.b
    del data.a
    print data.a

data模块如下:

# -*- coding:utf-8 -*-

a = "aa"
b = "bb"

既然涉及到了命名空间,那么有必要说一下global的使用。global的使用了是为了在一个代码块中声明一个变量是全局变量。

# -*- coding:utf-8 -*-

import data

a="global a!"

def modify():
    global a
    a="inner a!"
    print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a
    modify()
    print a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modify函数中使用了global,然后修改了a的值,并打印。在代码最后也打印了a的值。执行代码输出如下:

global a!
inner a!
inner a!    # 这里的值被修改了

这说明,global确实起到作用了。如果这里不使用global的话,那么根据 Python 对变量赋值的原则,这里会在modify这个函数的局部空间中修改变量a,并不会反映到全局。删除global a之后,再次执行,输出如下:

global a!
inner a!
global a!